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最资讯丨靖西:多彩非遗让旅游“活”起来

时间:2023-05-05 22:14:06来源 : 金台资讯


(相关资料图)

靖西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,据普查,全市非遗资源项目达1700个。近年来,靖西市按照“以文兴旅、以旅促文”的发展理念,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,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场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创新利用本地非遗资源,大力发展旅游业,搭建多元化的非遗创造性转化平台,全面推动文化、旅游共同发展,促进富民增收,让旅游产业“活”起来。

“非遗+研学”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,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旅游者日益多元化、个性化的消费需求。研学旅游是继观光旅游、休闲旅游后的一种全新的文化旅游方式。在“研学游”的热潮里,靖西大力推进“非遗+研学”旅游开发项目,让靖西绣球、壮锦等非遗项目为旅游增光添彩。该市通过“非遗+研学”打造非遗传承新课堂,开设壮锦、绣球技艺培训班、非遗传承进校园等活动吸引研学游客前来学习参观。同时,在锦绣古镇、旧州等景区设立绣球、壮锦展示馆,让学生群体、求学游客等在游玩之余,近距离感受靖西非遗的魅力,丰富旅行体验。“非遗+研学”融合旅游新模式,能让游客体验集知识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、实践性于一体的研学之旅,游客在深刻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,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,助推非遗文化发展。据统计,靖西市壮锦厂、旧州绣球风情街、靖西旧州生态博物馆、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非遗保护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以上。

“非遗+民宿”促进群众旅游收入增加。现今,旅游消费者对住宿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住宿场景,而是希望得到包括旅游观光、文化体验等在线度假旅游在内的深层次文旅体验,高品质、文化附加值高的度假住宿产品更能抓住新一代用户的消费需求。靖西市旧州景区的民宿注重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涵的一致性,在主体建设上,立足本地原生资源,集绣球、壮锦等非遗元素和壮族民族风情特色于一体,凸显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活性运用,使得民宿与民宅浑然一体、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,让外来游客近距离感受体验靖西非遗文化,提升民宿行业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。通过非遗文化带动了旅游体验感的提升,促进旅游消费不断增长。目前,旧州街特色民宿有19家,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,促进群众增收。

“非遗+演艺”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。该市以丰富的非遗项目为主体,深入挖掘项目精髓打造了一系列文艺精品,通过“非遗+演艺”的模式,充分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。该市以非遗项目中的南路壮剧、提线木偶戏、壮族末伦、马驴舞、采茶舞、上下甲山歌、嫦娥调等戏剧曲艺、民间舞蹈、山歌、民间小调等为基础,加大传统文艺作品创作,组建城乡133支文艺队,以“街天有戏”舞台为契机,进行非遗项目演出。各乡镇充分利用传统歌圩节,组织举办文艺演出、抢花炮、扮抬阁、舞龙舞狮、山歌比赛等文体活动,把非遗推向更广阔的舞台,促进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。2023年第一季度,该市接待游客150万人次,同比增长293%,实现旅游总收入15.4亿元。

“非遗+节庆”有效推动文旅深度融合。该市每年举办春节民俗大巡游、“三月三”歌节、端午药市、七夕绣球文化旅游节、壮族歌圩节等一系列非遗民俗活动,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,带动本土旅游新热潮,有效活跃旅游市场,刺激消费,带动社会经济发展。同时,充分调动非遗保护人才队伍的积极性,通过节假日开展非遗展演、非遗美食展、非遗摄影图片展、非遗体验专区等活动项目,把非遗带进旅游景区、融入旅游活动,让广大游客在景区就能感受靖西丰富多彩的非遗,有效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促进旅游业高速发展。(黄金桃)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