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天天快看点丨《文物里的北京》第四集:鼎天鬲地,受命北疆

时间:2023-05-09 16:39:17来源 : 不止于声

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院墙上,有着八个大字“鼎天鬲地,受命北疆”。鼎,象征政权、上天;鬲,象征百姓、大地。受命北疆,指的是燕侯克接受王命来到北部边疆,开疆拓土、自强不息的历史。这句话中的鼎,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青铜器——堇鼎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房山区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镇区北侧。1975年,考古工作者在琉璃河的253号西周早期墓葬中,发现了一件古朴雄浑的青铜器——堇鼎。根据原北京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田敬东介绍,考古工作者最初在挖掘这个墓葬时,原本并没有报太大希望。

田敬东:253在251南边将近二三十米的样子,一直发掘到很深都出水了还没有见到器物,当时有些同志都想放弃了,当时有人想试试,拿洛阳铲再扎扎,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,往下一扎正好扎在器物上。他往下一扎可能就扎在青铜器上了,有东西,大家的精神就都来了。

由于墓葬出水,考古工作者只能用手在水中交替着摸索,摸到一件物体,感受一下形状,就赶紧告诉岸上的同志并记下准确的位置。当时还不知姓名的大铜鼎就是这样被挖掘出来的。

田敬东:像这个堇鼎,当时还不知道它叫堇鼎,当时就知道它叫大铜鼎,个儿比较大,这个大铜鼎没法往上拿,有水,嘬劲大,两个人往上都拽不出来,当时加上倒链,加上绳子,最后把绳子都给拽折了。

堇鼎

这只造型大气雄厚的大铜鼎,通高62厘米,口径47厘米,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出土的青铜礼器中最大、最重的一件。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部主任李亮介绍:

李亮:这个鼎是古代用来煮肉食的东西,或者是盛肉食的,这个鼎外形纹饰不是很多,但是很庄重,从上到下看一下,耳部有夔龙纹,腹部是有六组饕餮纹兽面纹,足部是兽面纹,纹饰很简单。这个重点在哪呢,它是目前北京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。

这个鼎就是堇的。青铜器一般命名,如果能知道主人就按照主人命名,没有就按照纹饰,再没有就直接命名。这个就是堇这个人的,拥有这个鼎的人就是堇。

除了厚重的外形,堇鼎内还铸有清晰的4行26字铭文,记载了堇奉燕候之命去宗周向太保奉献食物,并受到太保赏赐的事。

李亮:堇受到燕王的指派到宗周,就是西周的首都,在陕西西安那边,给燕侯克的父亲,就是太保敬奉食物。太保,就是召公,赏了他一些贝币,堇用这些贝币打造了这个鼎,来纪念已故的太子癸。一般做器都是给已故的长辈做,但是这个很特殊,这个是给太子癸做。所以说堇这个人和太子癸关系不一般。这个人在燕国,应该是承担古代叫‘行人’,行走的行,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,这种身份的职务。

堇鼎铭文,图片来源:北京市考古研究院

堇鼎的铭文中出现了四位当时的尊贵人物,这段铭文能与文献所记载的“以元子就封,而次子留周室,代为召公”完全对应。堇鼎的26字铭文,不仅“记录”了历史,而且对西周礼制、饮食、冶炼、书法等都极具研究价值。

李亮:这段铭文验证了很多内容,最重要的确实是可以确定太保召公奭没有就封,召公来参与了铸造燕城,宴飨了群臣。但是,你看堇和圉总是往宗周跑,这里明显记载了去找召公进献食物,他确实是留在宗周辅佐周成王了。

鼎最早在古代是国家政权的象征,也是礼制的一部分,特别是夏商周时期,咱们所谓的青铜时代,它有所谓的列鼎制度,它有相应的官职匹配什么器物……

我们今天能有机会知晓这段历史,是因为253号墓主人把这件鼎放在了自己墓中。那么,墓主人为什么会把堇鼎放在自己的墓中呢?

李亮:这个253号墓墓主人身份,也是有争议,出现了四五个人名,但是圉的器物很多,所以有的专家说可能是圉的墓葬。有人说他们可能是父子关系,反正是非常近的关系。因为从这个铭文来看,他俩的职务是差不多的,这个圉也是经常被派到宗周去参加周王举办的仪式,经常来回往返。因为在古代有子承父业,官位都是可以承袭的,所以说很有可能,是圉的墓葬,这么推断的。

独具风格的堇鼎给三千年后的我们传达了丰富的历史信息。堇鼎的发现证明北京地区在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,铸造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,并且铸造技术非常发达;鼎内铭文则佐证了《史记索隐》中的记载: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召公虽然受封于燕,但本人没有就封,留在都城继续辅佐王室,只是派遣长子前往燕国,而琉璃河遗址作为燕国都城的地位已经毫无疑义。堇鼎的造型及铭文也证明了三千年前,北京地区与黄河中下游,已经行政隶属一体、文化同属一脉。

《文物里的北京》大型融媒节目

总策划:李秀磊

监 制:李哲勇 边江

统 筹:郭士荧 吴勇

本期采访:李言

本期文案:李言

播音:郭炜

制作:梁和芝

新媒体统筹:鲁春艳 刘晶 杨苗 纪佩佩

视频拍摄:张天军 李涟臣 张月娇

视频后期:张天军

美术设计:于浩

新媒体编辑:牛琦 郑乐欣

来源:北京广播电视台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